总算是把脸给兜住了,小凤松了口气,小凤觉得这种事今后尽量还是少做,急智这东西太考验人了,不但容易掉头发而且还考验心脏的承受能力。
而权在元则是在归纳总结小凤所说的融合方式,虽然看起来是三个方案的简单摘取再掐在一起,但是通过权在元的脑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具体来说就是把三个方案变成了三步走,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具体的做法,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每一步都有至少两种选择,而且还没有好坏之分,虽然方式不同但是都能解决问题,权在元觉得能做到这点不要太惊艳了。
虽然小凤说了效果如何还要看实施的反馈,但是权在元认为已经考虑得这么周全了,其实结果已经注定了,对他和小凤来说只有好和更好之分,吃亏的注定是其他人,权在元真的很想知道那几方到底清不清楚他们引了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入场。
虽然小凤所想和权在元的所想有着不小的差别,甚至达到了鸡同鸭讲根本就不在一个思路上的程度,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凤居然还能跟权在元在大方向上达成了诡异的一致,不得不说他们两人是真的够“默契”的。
大方向的问题解决了,小凤就准备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只要再把切入点给找好,那他就又能当甩手掌柜了,虽然用来忽悠的方案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但是至少小凤可以让其他人看到他已经尽力了,结果不好可不全是他的问题,这样也就算是给了一个交代。
但是小凤很快就有些懵逼了,貌似他被权在元给误导了,或者说一上来只了解了表面情况而没了解具体的情况让小凤有了错误的判断。
小凤原本以为这四家只是在一些问题和细节上没能达成一致,这才想着引入外力来改变这样的局面,毕竟一直在那尬着不叫事,问题总是要解决的。
但是了解了一番后,小凤才发现自己想错了,他真的高估了这些人的大局观了,低谷了这些人的贪婪,其实小凤这完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自己是无欲则刚,而那四家不但盯着这块肥肉很久了,而且多多少少都投资了,他们不是缺少大局观,而且他们不想因为大局观就让出原本属于他们的利益,他们是贪婪,但是都觉得自己的贪婪是应当应分的。
小凤之前一直在奇怪,为什么几年过去了这个大项目连个名字都没有,之前还以为是四家都想当话事人,所以在没争个结果之前才连起码的正式名头都没有,虽然这么解释有些牵强,但是这已经是小凤能想到的最合理的解释了。
这一深入了解,小凤才发现是争斗没错,但是并不是争谁当话事人,而是四家连这个大项目要拍什么类型的电影都没达成一致,这让之前觉得仍然是没挑好剧本的小凤觉得十分的蛋疼。
连拍什么都没有一致的看法,小凤真心觉得自己之前要是坚持把锅给砸了就好了,但是小凤也不得不承认,这四家的想法虽然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但是又不得不承认都有一定的道理。
官方那边因为想要的只是声望,其他方面无论这个大项目获得多大的好处都跟他们没多大的关系,所以他们希望能拍出口碑好影响力大的电影,而且这样的定位也非常符合大项目这个标准。
电影协会则是好名声,虽然电影协会已经被一部分人当成了自家的后花园,但是想要电影协会的地位和权利保持下去,那就必须要得到行业内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而支持就是好名声和功绩换来的,相比于需要踏实肯干加运气才能做出的成绩,当然是靠作秀就能获得的好名声更加容易获得。
别管大项目到了今天已经不知道变成什么味了,但是为了帮奉俊昊这点是不能放弃的,毕竟当初这个大项目就是因为这个才被提起的。
既然是以帮奉俊昊度过难关的名义,电影协会觉得那就应该要考虑奉俊昊的喜好,虽然寄生虫把奉俊昊推到了巅峰,但是奉俊昊真正喜欢的还是雪国列车和汉江怪物那类不但是大制作而且还有足够深度的作品,目的无外乎是既叫好又叫座,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
哪怕寄生虫让奉俊昊获得了无数荣誉,还真正的让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让奉俊昊创造了韩国电影甚至是亚洲电影的里程碑,但是对奉俊昊来说他更喜欢的还是雪国列车这部作品,也更希望自己是凭借雪国列车这部作品获得了这些荣誉。
站在电影协会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定位是最适合的,但是很显然其他人并不这么认为。
对于几家投入最大今后还要投入更大的娱乐公司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利益,是这个大项目能撬动多大的市场,赚到多少钱,同时他们也希望能靠着这个大计划,帮旗下那些处在关键期的艺人完成突破,让那些有潜力但是缺少机会的艺人可以搭趟顺风车,要不是其中牵扯了巨大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他们也不会几家联手而且还设定了那么高的投资上限。
想要撬动足够大的市场,赚到足够多的钱,那么必然就要拍商业品,哪怕是那种既叫好又叫座的佳作,在赚钱这方面的表现其实也只是差强人意,想要在做到两方面都能大丰收的经典太罕见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