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吃过早饭,沈言几个人驾着马车,前往二十九纬路——二十九纬路上的“黄寺春季庙会”,差不多是每一个沈阳人春节期间的必到之处。
黄寺名叫实胜寺,全称莲花净土实胜寺,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庙宇,格鲁派庙宇又被称作“黄寺”,沈阳城里格鲁派庙宇就实胜寺这一座,因而沈阳人也都把实胜寺叫黄寺。
黄寺(实胜寺)建于1636年,皇太极于松山大破明朝军队、凯旋后为记功勋敕造此寺,于1638年建成。因实胜寺为清王朝早期皇家庙宇,也被人称作“皇寺”,黄寺庙会也因此被人称作“皇寺庙会”。
黄寺庙会一年数次,以春季庙会最为有名,黄寺春季庙会从每年正月初七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不过因为今年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为增添节日的喜庆,春季庙会便提前至正月初一。
到了地头之后,停好马车,几个人便结伴逛起庙会来。
除了走亲访友,逛庙会已成了春节期间中国人的唯一节目,再者这是赶走日本人以后沈阳人的第一个春节,因而这庙会是极其的热闹。这样的情形之下,几个结伴的人走散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与沈言结伴而行的柳舫君、董斌、成忠、谢天临四个人并不知道,他们和沈言的走散,更有沈言的主动在里面。
“……过了年以后,我再去看他——就照我原话说”,这是沈言让余晓波带给陈光强的话。过了年以后的“以”,就是沈言要求和陈光强见面的时间——以即一,为正月初一;见面的地点,便是沈言说过的“原话”的“原”字,意为原点,原点原本指一号联络地点,一号地点已经被废止,原点自然就变成了二号联络地点。
这是沈言和陈光强两人之间的约定,除他和陈光强之外再无人知道。按照两人的约定,就算余晓波没有把“就照我原话说”或者“这是他的原话”之类的话告诉陈光强,陈光强依然知道他和沈言的联络地点是二号地点,因为沈言在余晓波带的话里并没有提供其它地点——要求会面却没有联络地点,那联络地点就只能是初始之地,即原点。
这样的情报传递方式和联络方式,各方都在采用,非哪家独有,高明与否,就看传递之人能否将约定在话里嵌得自然、更接近于常识。
和柳舫君、董斌几人“走散”之后,沈言加快步伐,从另一个方向离开了庙会地点,而后坐上一辆马车,在距二号联络地点不远的地方,沈言下了车;绕了一大圈,确定自己没有被人跟踪之后,沈言这才来到位于万寿寺胡同上的二号联络点。
联络点设在一家皮货店里,皮货店只收购毛皮不对外售卖。这样的皮货店在沈阳城里有很多,都是只做关内生意的。做这种生意的人是不会等生意上门的,并且等来的生意利润已经被人榨去了一大块,自己得到的不过是些残汤剩水,要想获得更大的利润,就得去林区,从猎户手里直接收购。所以,这样的店铺半月一月不开门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情报人员,沈言当然不会空着手来,在他的手里提着一只鼓鼓囊囊的麻袋,麻袋里得东西都是沈言刚才绕行时从路过的商铺买来的,看上去一大麻袋,实际上根本之不了几个钱。
看了眼那块“古记皮货店”那块牌匾,沈言提着麻袋走上前去,拍了拍紧闭的门板,嘴里叫上一声,“店里有人吗?”
一侧的小门打开,陈光强的脑袋从门缝里探了出来,“客官有事吗?”
沈言指着门板上挂着的那块“长期收购毛皮”的小木牌,问道:“我想问问,你们这里的皮毛是怎么收的?”
瞧了一眼沈言提着的麻袋,陈光强的脸上立刻露出笑容来,“一切都好说——客官您请进,咱们里边谈,保证让您满意。”
说完,陈光强敞开了房门,沈言提着麻袋走了进去。陈光强关上了房门。
“客官,您里面请。”门里响起陈光强的声音。
店内的一间屋子里,沈言在屋子中间的炭盆前坐了下来,然后伸出手来,在炭火上烤了一下手,从盆里燃烧旺盛的木炭和炭灰来看,陈光强已经来了不少时间。
“到了有多久?”尽管知道,沈言还是向在他对面坐下的陈光强问道。
“天刚亮就过来了,怕误事。让我过来,是不是消息过来了?”答过之后,陈光强问道。
沈言点头,“柳舫君带来的消息,前天到的,和谢天临一起到的,谢天临是代表刘玉珠过来的,说是让我前往北平一趟。柳舫君给我的消息是……”
沈言把柳舫君给他说过的那些,一点不漏的给陈光强复述一遍,而后,又将谢天临说的那些话与陈光强讲了一遍。
“据谢天临讲,他来沈阳的事情组织上至今都还不知道。”讲完之后,沈言向陈光强补充说道。
“你是不是对他有什么怀疑?”陈光强问道。
“是。因为我总觉得谢天临像是在向我隐瞒什么,这种感觉不是这次才有,在天津和他接过头之后就有,不过是这一次让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罢了。正因为如此,我才会在完全屋里用那样的方式和谢天临交流,既不留下把柄,也是对他的一次试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