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车队已经驶离了杨家坳的种植水杉、青枫、银杏的金色树道,院长看着路两旁的连绵不断的速生林和山腰上漫山遍野的茶树,问,小杨同学,这是不是你们杨家坳股份公司的产业,只怕投资不小,大手笔啊。
杨志远说,是,也不是。
院长问,这话该如何理解?
杨志远说,这里已经出了杨家坳村的地界,因此此地段不在我们杨家坳村集体管辖之列。这两边的速生林和茶树很大一部分是我们杨家坳投资种植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原来的山地联产承包人根据我们杨家坳的规划和要求自己投资种植的,我们杨家坳只负责指导和到时按市价收购,所以这部分的产权不属于我们杨家坳股份公司所有,归投资者个人。
院长点头,说,明白了。产权不属于你们杨家坳的这个好解决,产权归属你们杨家坳的这事情处理起来比较麻烦,你跟我仔细地说说这一部分。
杨志远说,有的乡亲们或者是因为没有资金,或者是不想承担风险等各方面的原因,不愿自己在山地投资,我们就和这部分乡亲们签订了土地承包转租合同,从乡亲们个人的手里转租了二十年的土地使用权,二十年以后可以续租,也可以停租。
院长饶有兴趣,说,那二十年以后,你们杨家坳投资种植的林木怎么办?
杨志远说,二十年后,速生林肯定可以变现,茶树之类的树种要么移植,要么低价卖给原有的农户,前提当然得和我们杨家坳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合同,由我们杨家坳统一销售。不过我估计,即便二十年后,乡亲们停租的可能性不太。
院长问,你小杨同学这么有把握,应该还有举措,说来听听。
杨志远说,我们现在和乡亲们签订了返聘合同,把山地转租给我们杨家坳的乡亲,由我们杨家坳返聘,管理原有山地的日常工作,乡亲们既不会因为失去山地的使用权而失业,也不会因为花光了租金而失去生活的来源。只要愿意劳动,我们杨家坳每月都会按质按量发放工资,乡亲们因此既不必承担投资风险,又可以旱涝保收,因此周边乡亲们都争先恐后地和我们杨家坳签订承租合同。当然相对于自己投资,收益要小一些。
院长说,大家都不是傻瓜,既然乡亲们都愿意和你杨家坳签约,证明你小杨同学的这个主意有市场,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同,有些创意。院长又说,我听泽成告诉我,你在公司成立之时实行集体土地作价入股的试行措施,你跟我说说具体的实施步骤。
杨志远说,我们村的第一步工作是先根据土地的肥沃和贫瘠进行评分,然后张榜公示。充分考虑到大家的意见之后,我们就开始进行第二步工作,实施土地及集体财产作价入股的方案,在股权设置上,设置了基本股、承包权股、劳动贡献股、现金股等多种形式,所有村民的股权分配先张榜公示,大家无异议后,再明晰股权,进行工商注册。作价入股后,把全村的土地集中起来,由股份公司统一规划、管理和经营。股权这一部分有二种,个人股和集体股。个人股的股权分配很好解决,按持股比例直接领取红利就是。集体股的红利则由专门成立的杨家坳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这些红利主要用于村里城镇化建设、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的支出,作为妥善解决乡亲们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各方面问题的基金。具体的支出,都会在股东大会上由村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作专门的报告,接受村民的监督。
院长说,难怪我看到你们杨家坳村,规划合理,路灯、路面整齐合一,这么说来都是村集体股权红利的支出。
杨志远说,是。
院长说,几千年前,圣贤们就提出了‘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看来你小杨同学正在朝先贤们的理想而努力。
杨志远说,我当年的想法其实很简单,无非是想凭自己学到的知识,为杨家坳的乡亲寻找一条致富之路而已。但我很快发现,要想开展工作,首先就是要调动乡亲们的生产积极性。而调动积极性的最好方法,还是让乡亲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杨志远跟院长说了第一年用十元钞票给乡亲们发红利的事情,院长点头,说,事实证明最简单直白的办法,往往是最有效的。
杨志远说,越往深里想我就越是发现,仅仅是调动乡亲们的积极性还远远不够,还要让乡亲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让乡亲们的生活没有后顾之忧。我后来觉得发展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和改善乡亲们的生活。尽管我们杨家坳是一个单一的家族式村落,有其特殊性,族里做出的决定,家族成员都会不折不扣的执行,但这都是暂时的,我觉得要让一个村的乡亲真正和谐统一,让乡亲们自发地积极地投入到生产中去,还必须有合理健全的分配机制,让乡亲们心服口服才行,所以我们杨家坳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分配和奖罚机制,我们杨家坳既不提倡吃大锅饭,但也不允许出现悬殊的贫富差异,而不出现巨大的贫富差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在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上的支出,解决乡亲们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地彰显公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