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自中原进攻关中,潼关都是必争之地。
一般来说,守潼关,只要守军守住关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方常常无可奈何。
所以,很长时间内,潼关打仗,多是攻城战为主。(除非守方像安史之乱中的哥舒翰一样,大举出关进攻,主力被歼灭于关外)
可是,明末时候的潼关,与唐朝中期以前的潼关已经不太一样了。
由于河水、植被的变化,进攻方已经可以走山路绕过潼关。
两年前,李自成正是从山路小道,出潼关之后,夹击潼关守军的。
同时,随着火炮的普遍使用,守方必须阻止对手在关外建立有力阵地,否则,面对敌人架炮轰击,再好的防御工事也是扛不住的。
也即是说,若中唐以前的潼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话,那么,此时的潼关,就已是要“千夫当关”了,仍然堪称天险,可防御半径已经大了不少。
当然,反过来说,如果攻城方无法建立有利火炮阵地,任由守方发挥火力,其攻城难度比过去还要大得多。
所以,潼关之战的胜负关键,在清军是否能在关外控制险要,构筑有利阵地!
这潼关下的大战,也是一场硬碰硬的野战!
在这场硬实力对撞的野战中,罗虎、马世尧败阵了。
他们都是李自成最铁杆的忠臣,两人要是能有丝毫可能守住潼关,他们必会牢牢的钉在那里。
可惜,他们守不住啊。
清军的火炮太密集了。
而且罗虎、马世尧的两万许兵马,人数上虽与来袭的多铎部相差无几,但在实际战力上却就差太多了。
马世尧部都是刘芳亮营主力,战斗力还算可以。罗虎手下的震山营三千军可早就随着河东之战损失殆尽。现在的这上万兵力是李自成到长安后新拨调给他的,不管是军规军纪,还是作战意志,比之当年的震山营来都差远了。
何况清军还有数量足够多的大炮助阵。
潼关关外道路起伏狭窄,此处作战,是真正的狭路相逢勇者胜,是精兵对决!清将图赖是鳌拜的堂叔,别看名头在后世没有鳌拜响亮,但要说到打仗勇猛,说到用兵,比鳌拜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重要的是在鞑清贵族集团内部的地位,一等公的图赖更是甩了鳌拜三条街。
图赖先是火炮洗地,然后以噶布什贤噶喇额真(前锋营统领)努山、鄂硕为先头,猛攻罗虎、马世尧军,再自己亲率重骑出击,一战就大败潼关顺军。
罗虎马世尧撤回关中,见清军直逼关前,遂鼓起勇气与之再战。
先是罗虎率军千人夜里扰袭,因为夜间视线不佳,守方既不明敌军虚实,又无法全力反击,还全营受扰,次日必精神疲惫。
那时候马世尧就能率主力反扑,不说把清军杀的大败,至少也要挫败其锋锐。
结果图赖头脑都清醒的很,只是抽调少量的精锐白甲兵与罗虎对战,到了次日马世尧引主力杀来的时候,清军也精锐尽出,双方野战对野战,攻营对守营,激战炙热。
马世尧既无法击破敌军的机动部队,完成对清军营垒的围攻,又无法从正面击破敌营,连番进攻,不能取胜。
稍后多铎又引后军杀到,李顺军再度惨败。
等到清军的大炮被一一架到关外的时候,罗虎、马世尧就知道,潼关已不可守也。
华阴县十多里外的一座山头上。
蹲守了一夜的白太河正准备下去休息,这时白太海却一脸沉色的走了过来。
“大哥?!”隔得大老远的,白太河就高声喊道。心中感觉着有些不对劲,白太海平日里脸上一直笑呵呵的,今天怎么这般沉重?除非……
接着白太河就发现自家大哥向着自己使了个眼色,心中即是有些明悟,看来真有大事了。
“老三啊,潼关守不住了。我刚接到伯爷的传信,大军马上就要撤了。午时左右前头队伍应该就能到达山下。”白太海的脸色很阴沉,声音里透出凝重。
哪怕早在决心离开京城的时候,白太海就已经知道李闯王的局势有些不妙,但行事发展的那么快就到了不得不退出关中的地步了,也真的出乎他的预料。
“秦侯厉害啊。”眼光就是亮,看的就是长远,说李闯王保不住关中那就是保不住关中。
白太海本以为自己‘背叛’秦朗一次之后,双方就再也不会有任何的交际了。
谁知道他跟着罗虎落脚潼关之后,不到一个月就有人摸到了他眼前。
然后白太海与秦朗就又搭上了联系。
后者对白太海倒并无多大的愤怒,人家是不想跪鞑子,这还有错啦?
能对李顺卑躬屈膝,和对鞑子服服帖帖,那是两码事。
所以秦朗从内心里对白太海不但不愤怒,还有些好感。
然后白太海也是在秦朗的提点下,才找罗虎几次进言,最终用手下的两千兵修筑了眼前营垒。
你还别说,在潼关注定保不住的情况下,早早的在山头上安营立寨,那真心比十多里外的华阴县城牢靠多了。
这地方地势纵然不太高,但胜在有水,能挖出水井,而且四周辽阔,敌人要进攻,就只能从下而上的发起攻势,就是有火炮也必须从下往上打,这就让守军占足了地势。
偏偏山脚下就是官道,是一个绕不过去的点——你人马纵然能绕过去,但辎重大炮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