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室”这种商业化的运行模式,在后世比较盛行,主要集中在娱乐圈内。
明星们成名之后,不甘于只充当娱乐公司的一枚棋子,他们想要自己当老板。于是乎,挂名在娱乐公司之下的明星个人工作室便应运而生。实际上,这种模式也就相当于七十年代开始,嘉禾电影公司实行的卫星制度。
卫星制度,明星成立电影公司,挂名在嘉禾名下,和个人工作室几乎相当。
唯一可能有点不同的是,个人工作室围绕的是明星本人来运作,而嘉禾卫星制度下的电影公司却是带有相当大投资的性质。
围绕明星来运作,将明星本身当做一件商品来运行,是个人工作室成立的全部功能。
后世闹得沸沸扬扬的,在周兴盛的记忆力,应该是黄小明的个人工作室。当时而言,不知道什么原因,黄小明痊愈出院后不久,他便在各大媒体报纸上刊登了招人的信息,广招媒体从业人员去他的个人工作室工作。
薪资待遇以及福利待遇,在众多白领之中那都能算极好的了。
周兴盛这个时候之所以冒出了在自己的财神投资公司名下成立一个围绕他来运作的个人工作室,当然并不是像明星那样将自己推销出去,他不需要,他完全是为了方便他自己在文艺圈内行事。
写小说、写电影剧本、当电影监制、偶尔客串一下电视节目的开发和制作,忙东忙西,如果没有一个团队来协助,要他自己一个人亲力亲为,他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就这几天,他已经觉得自己的生活够乱套的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有时候忙着忙着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会忘了,譬如和梁香凝美女约会。
另外,随着他手上资本的急速扩充,他又想到了拍好莱坞大片冲击世界市场;或许他又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又对制作电视剧、对电影公司、出版行业等等传媒行业感兴趣了,那时又该怎么办?
财神投资公司毕竟只是个投资公司,不久的将来是一定要独立运营的,不可能由他这样瞎搞,不专业。
所以为了处理他的这些“副业”,成立一个工作室似乎是种很好的选择。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他自己在经营这些副业的时候,常常都是只提个想法,具体的实施完全就是力不从心。因为以他的水准来说,或者说知识水平来说,这些东西他往往都只是半桶水,有的时候甚至是十窍通了九窍,还有一窍不通。
有个工作室,招聘专业的人才来负责具体实施,他这个头脑人物则负责提出先见性的想法,不仅解决了他不懂的难题,而且起到了双剑合璧,最大限度的将后世的一些进步发挥应用到现在。
后世的进步,相对于现在来,不正是先见性的想法么?
头脑人物负责提想法,不正是一个真正头脑人物应该充当的角色吗?谁见过一个大型集团的董事长会亲力亲为的,他主要负责战略问题而已,另外偶尔再负责一下战术问题。
工作室的名称,周兴盛想了个“传媒工作室”,直接冠以“传媒”二字。
实业方面,自有财神投资去发掘然后运营,工作室的主要发展方向,周兴盛倾向于传媒行业。
招聘人才是第一步,周兴盛不得不亲自出马,因为只有他自己知道工作室需要哪些人才。
和王京说了一下,第二天的时候他就出发了,带上办公室的一名女秘书,两人直奔招聘市场而去。
春季,向来都是招聘人才的繁忙季节。
毕业生、待毕业生,都需要找份工作。
更何况如今还不是后世那个互联网的时代,找工作不是有熟人介绍,就是在家附近找。当然,最重要找工作的途径,还是看招聘广告以及在招聘会上了。
周兴盛赶到现场的时候,现场已经是人山人海了。香港虽然是四小龙之一,经济发达,人均水平也是极高,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工作的,也不是每个人都满意目前的工作。何况84年中英联合声明一出,都倒了不少公司,也有一部分公司迁移出了香港,所以失业的人如今还是蛮多的。
虽然85年下半年经济稍微回暖,到86年现在,经济一直在向上增长着,但阵痛可不是那么快就会过去的。
前一天就和举办招聘会的机构联系好了,所以周兴盛是直奔自己公司的展台。
这一次,他打算招聘的职位有两个:文字编辑和驻外人员。
很快,两人刚刚坐下不久,立即就有不少求职者围了上来,虽然没人投递简历,但有人马上就上前询问起这两个职位来。
“文字编辑,顾名思义,其实就是编辑文字,就好像考试的时候打完草稿还要修改一下,然后才誊抄在试卷上一样。当然,我们公司文字编辑的工作不可能这么轻松,我们这里还需要你自己来写作。具体的,是我们公司和多家影视媒体都有业务来往,我们公司负责出剧本和小说,然后和电影公司以及报社、出版社合作,所以打算在公司成立一个专门的编剧小组以及小说小组。由公司给出想法以及大纲,然后再由编剧小组、小说小组进行文字编辑,对剧本和小说进行文字填充,最后形成的剧本和小说再由公司审核,可以的话就推销出去。文字编辑,就是这样。”周兴盛笑着解释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