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升,刘沁送来的消息中还明确写着刘磐将军安然无恙,在向曹公表示了自己解甲归田的意愿后便回到家中闭门不出。至于刘荆州的两位公子曹公也安排的甚好,大公子刘琦入雒阳担任侍中,二公子刘琮则被任命为青州刺史。如此,你也可以放心了吧?”
韩玄用充满着别样意味的眼神看着黄忠,城外传来的消息中特意加上这些内容,韩玄就是不用脑子想也明白这是告诉黄忠的。而能够干涉书信内容的人必然是曹军高层,很有可能就是城外的张辽将军。这样做的用意也不言而喻,曹军已经表示出了对黄忠的重视。而且韩玄还从随黄忠出征江陵的部下口中得知曹洪在江陵就已经表露过招揽黄忠的意图,只不过那时候却被黄忠婉言拒绝。如今荆州已经归曹,黄忠相比也不会再拒绝曹军的好意了吧?
韩玄明白自己与黄忠的关系并不是最好,只不过因为这段时间的共同战斗而有了些交情。见到曹军如此重视黄忠,韩玄也明白他该如何选择。
黄忠在听到韩玄的话之后一直沉默不语,然而他的内心却对曹军方面的细心颇为感动。同时,黄忠再一次感受到了曹军方面对自己的重视和诚意,毕竟他与刘磐的交情众所周知,可是与刘表私下里的交往却无人知晓。但曹军方面却刻意将刘磐和刘琦、刘琮的消息放在一起,这……黄忠突然想到曹军能得知数十年前他与刘表的旧交,这说明什么?曹军这个消息一方面是善意,一方面也不乏展示实力的意图。黄忠倒不是恼怒曹军调查他的旧事,曹军方面的举动也是正常的例行公事,只是他们能够将数十年前的事情都挖出来,这份实力确实不容小觑。再加上曹军强大的战斗力,似乎加入曹军也不是什么坏事。
黄忠并不知道,在给临湘城的安心信中加入刘磐和刘琦、刘琮的消息的决定是张辽决定的。加上刘磐的消息确实有继续向黄忠示好的用意,但刘表两位公子的消息则是因为后世曾有很多人分析过黄忠与刘表的关系,张辽这才随手加上,无论是否有用,也就是多写几个字的事情。但是这样一来,效果确实不错,也给黄忠带来了一丝无谓的烦恼。
“汉升,”见到黄忠依旧沉默,韩玄用理解的语气说道:“别多想了,先将城外的敌军击退方为正事。”
黄忠回过头,看着韩玄轻轻颌首。所有的事情都得在战后解决,即便曹军有意招揽,自己也需要通盘考虑,同时还要征询一下家中老妻的意愿。
不过有了曹军到达临湘城这个消息作为强心剂,韩玄也没有刻意隐瞒,甚至还让人四处散播。这一来,临湘城内的军民全都兴奋起来,毕竟援军抵达就意味着战局的转机。甚至有些激进的将士还迫不及待的要出城和曹军会合,这也可以理解,任谁被数倍于己的敌军围在城中一个多月,心里也不会感到舒服的。
临湘城外,张辽在排除魏延后便不再掩饰行踪,加快速度越过浏水,向着临湘城南门外的孙吴军方向前进。
路上,徐庶建议张辽在临湘城东南方向布置疑兵,使得韩当所部在战败之后只能向东北方向撤退。但是张辽却并没有采纳徐庶的建议,他称赞了徐庶提出的意见,却将疑兵的方向放到了东北面。
兵法上有“实则虚之、虚则实之”的说法,但张辽却不认为韩当这样的老将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干脆反其道而行之,摆出一副“实则实之”的架势。但是东南方向却也并不是真正的虚弱,张辽留下的一部兵马在必要的时候将会担负起追歼敌军的任务。
而真正的攻坚,张辽则交给了赵虎的七百重装步兵。这七百人自从在冀州和幽州建功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在经历过生死大战。士兵虽然有过更换,但军官却依旧是原先的精锐,又有赵虎的统领,这七百人的战斗力丝毫没有下降。甚至以张辽的眼光来看,他们的战斗力已经超越了他们原本的目标——高顺的陷阵营。
想当初,高顺的陷阵营仅仅七百步兵便能冲入十余万西凉军阵中大杀四方,吕布能在董卓手下立足,除了他自己的武力和精锐的并州骑兵之外,陷阵营才是吕布真正依仗的王牌精锐。如今张辽就是要让赵虎率领同样七百之众的重装步兵,要在孙吴军和长沙兵面前重现当年陷阵营的威风,也要震慑自以为步兵实力超过北方的南方诸侯和将领。张辽不知道韩当军中是否有号称步兵最强的丹阳兵的存在,但是这一战,张辽就是要让丹阳兵见到曹军的旗号也要望风而遁。
“啸林,憋了好几年,这一次我允许你们大开杀戒。此战我自观率部在后方压阵,出战之事就完全交给你和你的部下。想想当年高顺大哥的陷阵营,‘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如此强悍的实力,让武将心神向往。我个人认为你的部下就战斗力而言已经不逊于当年的陷阵营,甚至应该已经超过了。不过没有实战证明,谁也不能为你们正名。眼前就是机会,用你们自己的勇武和战功向天下人表明你们的实力吧!”张辽用充满着蛊惑的话语对赵虎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