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张辽只是希望在回到雒阳之前,每日只要能悠闲度日便可。除去过问徐盛、庞统等人的融合程度以及暗中为自己做些规划准备,张辽只想着能每日骑马散步,做些深秋登高远眺,和荆州士人就着秋色吟诵诗赋的高雅之事。
但就在张辽向雒阳送出书信的第二天,曹操便派人将张辽请到了行馆。
在曹操襄阳行馆的门前,下马的张辽正好遇到同事下车的荀攸。两人拱手互相行礼后张辽问道:“公达兄,主公今日又有何急事?”
对于张辽的问题,荀攸摇摇头道:“此事攸也不知,应该是有什么最新的消息吧。不过想必也不会是什么紧张之事,否则丞相焉有不命人候在门口的道理?”
“呵呵!有道理。不过到底为何,还是得进去才知。”张辽说着手一伸,示意荀攸先行。
“见过丞相!”
“参见主公!”
荀攸、张辽见到曹操时,曹操正和郭嘉在一起商量着什么。这种状态,让荀攸、张辽心中明白,一定是有事情发生了。
张辽在曹操面前一贯是不太遵守礼法的,即便是最近他和曹操之间有了心结,却也依旧保持着往日的作风。今日同样不例外,张辽抢在荀攸前面便开口问道:“主公,你与奉孝面容都显严肃,是否有要事发生?”
“呵呵……”曹操干笑了两声,开口说道:“公达、文远,这天下没能统一,还真的让我煌煌大汉对四夷少了许多威慑啊!纵然文远击败鲜卑,操北伐乌桓,可是依然有人敢顶风作案,想占我大汉的便宜啊!”
曹操此言一出,再加上一直负责管理军情的郭嘉在场,荀攸、张辽二人哪里还不知道一定是北边有了事情。如今曹操的统治地区也只有在北边才真正和胡人相连,至于西北的羌人和氐人,因为桓灵二帝时期的反复叛乱、镇压,又在韩遂的西凉大军的压力下,压根就威胁到长安和汉中地区。倒是北疆,匈奴、鲜卑、乌桓、高句丽、扶余等等,各族之间还分出无数的部落,倒是时不时的要给边境添些麻烦。
“主公,难道是北疆有警?鲜卑人有不安分了?”有了这样的推断,再开口的自然就是张辽了,谁让他是正牌的征北将军,名正言顺的北疆统帅。
“鲜卑人倒是没有动静,轲比能这些年早就被马孟起打得心惊胆寒,还有步度根牵制,自然是没有胆子再给咱们添麻烦。至于素利、阙机等人也同样畏惧马超,更是小心翼翼,唯恐惹到马超,给自己的部落招致杀机。此次捣乱的是高句丽,而且他们也没有找咱们的麻烦,倒是他们在给公孙康添麻烦。”郭嘉向张辽、荀攸解释道。
“高句丽?”张辽、荀攸一愣。
但张辽的心中随即便腾起一股无名之火,这股火顶到了他的胸口,升到了他的脑门,让张辽突然间有了一种想……的冲动。
在场的人无一不是敏感之人,对于张辽突然间迸发出来的杀机更是感觉清晰,虽然他们全都不知道张辽为何会有如此怒火,但是无人不知,今次高句丽算是得罪张辽了。
不过他们几人倒也不会感到意外,曹操就是一个纯粹的大汉至上的民族主义者,郭嘉、荀攸同样也对成天骚扰边境的胡人没有好感。但他们奇怪的是张辽对匈奴、鲜卑、乌桓这样和大汉边境战事不断的胡人却从没有过这样强烈的杀机,为何在听到高句丽的时候却偏偏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杀意呢?
曹操他们并不知道,在后世的中国人痛恨的几个国家中,竟然有两个,不,或许应该算是四个就全部都是中国的邻国。正背面的暂且不谈,东北就有一个妄图以蛇吞象的东瀛小丑,还有做了一千多年藩属,却在近代分裂成了敌对的两个国家。其中一个妄自尊大、闭门称王、忘恩负义,另一个则更是无耻之尤。而高句丽就是这两个国家公认的祖先,也正是他们如此认祖,将中国的东北地区也划入了与中国有国土纷争的范畴。这也就是张辽对高句丽动了杀机的真正原因,他要彻底的解决未来那个无耻的祸端。
至于匈奴、鲜卑、乌桓这三个如今各大汉纠纷、战争不断的民族,他们在后世并没有留下自己的传承,不是西迁融入欧洲(匈奴人),就是全部和汉人融合,成为了汉族的一份子。以至于隋唐两朝的帝王都可能拥有鲜卑人的血统,并随着他们的姓氏的扩大而将他们的血统散步到了中国各处,张辽自然对后世组成汉族的中坚力量没有太大的仇恨。
“主公,看来我是要提前北返了。”张辽沉着脸,肃声说道。
“莫急!”曹操叫张辽前来也就是要张辽尽快北上,但事情也没有那么要紧,曹操也需要和张辽交待清楚。“奉孝,你将大致的情况向文远、公达说一下。”曹操说道。
“公达先生,文远,高句丽倒并没有威胁我军,反而是高句丽大人伊夷模遣人之幽州,上书主公,欲和我军联兵攻击公孙康。幽州刺史……”郭嘉说到这里,顿住话题,看了看荀攸,继续说道:“幽州刺史派人详查,发现是伊夷模欲寇辽东,并已经于公孙康发生过几次冲突,但结果却均被公孙康击败。于是他们便想到我军与公孙康的矛盾,欲与我军联手。不过他们的举动倒也对我方不无益处,至少公孙康的兵力便因为他们而被牵制。至于此时是否要答应他们,主公如今还未有定论,准备召集众人商议,提前将二位请来,也是征询意见之举。”郭嘉大略的将事情说了一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